2017年1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開發區發展規劃》,指出加快推進煤改空氣源熱泵,推動開發區集中供熱。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積極實施“互聯網+”智慧能源,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申報新能源示范產業園區。
2017年4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節能降碳綜合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區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25億噸標準煤以內。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居民采暖燃煤替代,工業窯爐、供熱鍋爐煤改空氣源熱泵。加大清潔低碳電力供應,研究推動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等示范工程建設,積極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落實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長效機制,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
到2020年,全區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國家要求,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8%左右。加強建筑領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動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集中連片應用,推廣利用空氣熱能等解決建筑用能需求。推動公共機構用能結構優化,鼓勵淘汰采暖鍋爐等燃煤設施,實施以電代煤,推廣使用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供熱/制冷服務。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設備,推動制冷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
在節能重點工程,到2020年,力爭形成8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節能能力。推進區域、城鎮、園區、用能單位等系統節能降碳。在國家級節能減排、低碳、循環經濟等示范試點地區,以及示范作用大、輻射效應強的園區和城市,加強節能低碳技術集中示范應用。綜合采取空氣源熱泵節能減排系統集成技術,推動供熱/制冷系統、電機系統等優化升級。
2017年5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工業發展規劃》印發,指出為滿足自治區清潔能源等產業發展及城鎮化建設帶來的市場需求,重點發展電力設備、智能輸配電設備、特高壓輸送電裝備、農牧業機械、節能環保設備、化工設備等裝備制造業。支持重點行業、骨干企業針對高端產品、關鍵環節進行技術改造,積極推廣應用空氣源熱泵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材料,提高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效益。
2017年5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城鎮集中供熱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指出從供熱能源比例來看,目前供熱主要依靠燃煤為主,空氣熱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相對較小,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對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對煤的依賴性也逐年加大。到2020年,全區空氣源熱泵等供熱面積將達到91385萬平方米。
全區供熱能源結構更加優化,空氣熱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比例達到15%,進一步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比例,形成安全、清潔、經濟、高效的供熱體系。“十三五”期間,全區集中供熱設施建設重點任務共56項目,總投資335.02億元?!笆濉逼陂g,全區各盟市城鎮集中供熱設施建設規劃總投資810億元,新建集中供熱設施708億元,改造集中供熱設施102億元。
2017年5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區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25億噸標準煤以內。積極推動實施空氣源熱泵供暖、電采暖等電能替代工程,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全面控制原煤散燒。加大‘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力度,擴大集中供熱面積。
加快熱力管網建設,積極推進集中供熱、“煤改電”工程建設。通過集中供熱、空氣源熱泵替代、清潔能源替代,加快供暖燃煤小鍋爐淘汰。削減集中供熱管網未覆蓋的城鎮居民生活用煤總量,逐步取締原煤散燒。所有城市建成區全部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茶浴爐,難以代替的分散小鍋爐必須改用空氣源熱泵等清潔能源。新建建筑都要采用空氣熱能、集中供熱等清潔能源供熱方式。
2017年6月22日,包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包頭市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指出大型體育、文化場館要大力推廣使用空氣源熱泵等新能源和節能新技術,具備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的,應當安裝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繼續抓好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實施配電、空調、采暖、飲用水裝置等耗能設備的節能改造,推廣應用無功補償、變頻調速、空調清洗、高效冷卻塔、高效換熱器、回饋發電裝置等節能技術和設備,推進低成本、無成本節能管理。
2017年6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全區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25億噸標準煤左右。加強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利用。積極推動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示范工程建設。積極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推動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格局。
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交易工作,擴大參與直接交易和多邊交易的市場規模。推進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納市場機制,通過市場化手段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加強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推動空氣源熱泵等綠色能源和清潔能源示范區建設。加強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加強終端供能系統統籌規劃和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協同開發利用,優化布局電力、熱力、供冷等基礎設施,積極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空氣源熱泵供暖制冷等供能模式,推進熱、電、冷等多種能源生產耦合集成和互補利用。
提高清潔低碳能源消費比重。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實施煤炭消費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有序推進煤改電、煤改空氣源熱泵,進一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積極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加強非化石能源就地消納利用,進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實施電能替代工程。重點在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運輸、電力供應與消費等領域,以分布式應用為主,大力推廣空氣源熱泵、電采暖、油機改電等電能替代。推廣應用空氣源熱泵電采暖,在城市集中供暖、工商業等領域推廣以電代煤項目,適時開展電采暖替代燃煤鍋爐工作,在城鎮、農村等地區鼓勵采用空氣源熱泵電采暖類供熱設備。
2017年6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指出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大力發展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擴大農村牧區冬季清潔取暖比例,減少煤炭使用量。加大“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力度,不斷擴大集中供熱范圍,積極推進煤改電、煤改空氣源熱泵。
2017年7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大力發展建筑節能技術。支持各地區結合自然氣候特點,開展空氣源熱泵等新能源技術應用示范。開發能源檢測、供熱與供冷技術、清潔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提供供熱采暖系統安全、節能、環保、衛生等清潔能源技術需求,重視對城市集中供熱系統的技術改造,提高熱能利用效率。
2017年8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組織申報2017年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指出2017年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利用空氣源熱泵等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等進行技術改造。對采用《自治區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中的節能技術或其它先進適用節能技術實施改造且節能效果好的項目,按照實際節能量給予資金獎勵。對于獲得國家或自治區級“能效領跑者”稱號企業實施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優先給予支持。對自治區認定的首臺套裝備、首批次關鍵零部件和新材料給予80%的保費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