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呼和浩特12月15日電 (王慧)“老舊小區改造,從之前的出門堵心到現在的舒心,把老房子改成了好房子,暖房子,黨和政府把好事實事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國都小區居民王向英激動地告訴記者。
近年以來,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民心工程為政府贏得了廣大市民的點贊。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工作作為一項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關注和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2017年,呼和浩特市被列為15個城市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的城市之一,探索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新模式,為推進全國老舊小區改造,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記者走訪了幾個老舊小區,看到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外墻主體都做了保溫層,且粉飾整潔,美觀大方,與周圍建筑的色調相協調。小區內環境得到改觀,路面干凈整潔,規劃有序,新建了自行車棚規劃了停車位,滿足了小區內居民非機動車停放要求,添置了公共照明,恢復了綠化功能,補植和增辟綠地,提升了綠化檔次。
在家興小區居住了十多年的霍秀英說,過去的小區道路塵土飛揚,到處是垃圾,遇到下雨天更是沒法出門,小區改造之后,有了運動的地方還有下棋的涼亭,改造的像公園一樣,看著這么好的環境心里很高興,如今的家興小區是真正的“家和萬事興”。
據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社區建設辦公室朱寧介紹說,因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是一項維修工程,在這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問題和困難。“涼房”里放些雜物已經成為居民們習以為常的事。據統計,玉泉區轄區內的涼房共有2.34萬間,部分涼房還具備使用功能,對外出租,有收益。因此,拆除涼房的難度相對更大,玉泉區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反復多次深入居民家中做工作,直到群眾同意以后再拆除。
呼和浩特市物業管理處副處長史學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從2011年開始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利用6年時間,完成全市范圍內符合改造條件的1755個老舊住宅小區的整治改造。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投入資金48.64億元,按計劃完成了1755個,2327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的整治改造,受益居民約37萬戶,100萬人。整治內容包括環境綜合整治、房屋整修養護、完善配套設施、建筑節能改造和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同時,按照呼和浩特市城建任務安排,2017年對158個小區、建筑面積394萬平方米進行小區院落環境、基礎設施設備、地下管網等項目改造,同時拆除13000余間涼房,預計投資7.88億元。截止11月15日,158個小區已完成全部改造項目。
呼和浩特市通過綜合治理小區院落環境、完善小區基礎配套設施、維修養護房屋本體以及對小區內老舊破損地下管網進行更新修理,不僅使城市面貌得到了明顯提高,更使廣大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切實解決了這些小區居民迫切關心的吃水、用電、取暖等問題,真正實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