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
內蒙古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復》(國函〔2018〕16號)精神,充分發揮呼包鄂區位優勢向開放、發展優勢轉化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自治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改革開放為引領,彰顯區域和民族特色,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著力推進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發揮各城市優勢,尤其要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內部協同發展和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創新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引導產業集群和人口集聚,提升公共服務共商共建共享水平,形成有競爭力的增長極,將呼包鄂榆城市群培育發展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群。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初步實現交通網絡一體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基本公共服務普惠便利,基本形成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到2035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達到較高水平,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建成面向蒙俄、服務全國、開放包容、城市協同、城鄉融合、綠色發展的中西部地區重要城市群。
三、主要任務
(一)優化城市群發展空間布局
1.構建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依托呼包鄂榆發展軸、沿黃生態文化經濟帶,突出區域中心城市,強化重要節點城市地位,增強周邊城鎮多點支撐能力,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發揮交通運輸通道和黃河水道紐帶作用,推進鄰近城市聯動發展,提升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推動文化資源開發共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城鎮建設發展。(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文化和旅游廳、黨委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農牧廳、林業和草原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能源局,列為首位的自治區部門為推進牽頭部門,其他為配合部門,配合部門可由牽頭部門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下同)
2.建設呼和浩特區域中心城市。
發揮呼和浩特市作為首府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文化教育、開放合作等功能。呼和浩特市城區建設軌道交通,完善城市快速路和干路系統,打通支路和街巷,形成以軌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及街巷為補充的城市立體交通網。改造中心城區,提升歷史文化街區、科技金融區、行政商業區的綜合承載功能,完善城市新建區域服務功能,推進鴻盛、金川、金山、裕隆等園區產城一體化,建設北部生態觀光帶和南部沿黃生態廊道。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建設國家級乳業基地和大數據產業基地。(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地方金融監管局、文化和旅游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農牧廳、林業和草原局、黨委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推動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做大做強戰略新興產業,提升健康養老、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打造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加快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建設好中歐班列樞紐基地、保稅物流中心。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培育打造引領支撐自治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能源局、生態環境廳、科技廳、地方金融監管局、文化和旅游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自然資源廳、農牧廳、林業和草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呼和浩特海關)
3.壯大包頭市、鄂爾多斯市。
包頭市積極推進產城融合、軍民融合,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工業城市。向東拓展產業空間,向南拓展城市空間,帶動土默特右旗、達拉特旗共同發展。發展稀土新材料、冶金、現代裝備制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打造創新型企業孵化基地和具有世界影響的“稀土+”產業中心。(實施主體:包頭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科技廳、生態環境廳、地方金融監管局、文化和旅游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自然資源廳、農牧廳、林業和草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鄂爾多斯市加快東勝區、康巴什區和伊金霍洛旗阿鎮中心城區一體化步伐,推進產城融合、人口集聚與呼包榆融合發展,全面建設生態、健康、智慧、宜居、宜業、宜游的品質城市。推進鄂爾多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綜合保稅區、裝備制造基地、空港園區建設,打造資源精深加工中心和能源化工產業示范基地。(實施主體: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能源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科技廳、生態環境廳、地方金融監管局、文化和旅游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自然資源廳、農牧廳、林業和草原局)
4.培育小城市和小城鎮。
強化城市空間鏈接和功能傳導,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將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武川縣、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旗縣人民政府駐地培育成功能完善、產業和人口集聚的城市,支持符合條件的“撤縣(旗)設市”。引導呼和浩特市區—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市區—和林格爾新區、包頭市區—土默特右旗—達拉特旗、托克托縣—清水河縣—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神木市、準格爾旗—府谷縣、烏審旗—榆陽區—橫山區—靖邊縣、鄂托克前旗—定邊縣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作等方面協同發展。(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工業和信息化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
重點建設呼和浩特市保合少鎮、金河鎮、敕勒川鎮、河口鎮、老牛灣鎮、盛樂鎮,包頭市薩拉齊鎮、美岱召鎮、百靈廟鎮、金山鎮,鄂爾多斯市薛家灣鎮、樹林召鎮、罕臺鎮、城川鎮、伊金霍洛鎮等一批文化旅游型、現代農業型、生產加工型、商貿物流型、智慧型特色小(城)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引導支持農牧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定居。(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廳、農牧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
(二)引導產業協同發展
1.強化產業分工協作。
構建產業協作平臺。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合作加快蒙西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開展托(克托)清(水河)準(格爾)工業園區產業合作試點建設,在鄂爾多斯市烏蘭木倫鎮和榆林市大柳塔鎮共建蒙陜合作實驗區。
打造協作產業鏈條。包頭市與鄂爾多斯市協作發展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和裝備組裝產業鏈;支持包頭市與榆林市共建稀土新材料、鎂鋁生產及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引導呼和浩特市與榆林市合作開展光伏新材料研發及制造,鼓勵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與榆林市綜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廢棄物,發展金屬材料加工和新型建材產業;引導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協作發展大數據、電子信息制造、云計算應用產業,聯手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建立軍地共商、科技共興、設施共建、后勤共保的軍民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綜合服務平臺,以兵器、航天、核燃料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軍民兩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包頭市加快創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陸地救援設施設備研發制造中心和服務保障基地。(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
2.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打造高端能源化工產業集群。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因地制宜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穩妥推進煤制油、煤制氣產業化示范工程,推進煤制芳烴、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煤基高端精細項目建設。重點建設鄂爾多斯國家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推進北控煤制氣、伊泰200萬噸煤制油、久泰煤制乙二醇等項目建設,推動上海廟—山東特高壓輸電通道配送新能源項目建設,推進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采煤沉陷區、達拉特光伏基地建設和庫布齊沙漠太陽能治沙發電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生態環境廳)
打造金屬加工和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推動包頭鋼鐵基地轉型升級,發展特種需求、高附加值鋼材系列產品,打造稀土鋼品牌,重點打造煤—蘭炭—硅鐵—鎂—鎂合金等有色金屬生產加工產業鏈。大力發展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煤炭機械、化工機械、新能源汽車、乘用汽車、軌道交通等裝備產業,推動建設呼和浩特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包頭和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推動開沃、比亞迪、奇瑞等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科技廳、商務廳)
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呼和浩特為中心,加快建設中國北方大數據中心、政務服務云計算中心、開發應用中心。推進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內蒙古網絡協同制造云平臺、鄂爾多斯能源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支持包頭市發展稀土新材料、核電燃料元件、石墨(烯)產業,建設國家級稀土新材料基地,培育內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并爭取申報成為國家級創新中心,呼和浩特市做大晶體硅材料產業,鄂爾多斯市和包頭市發展化工、鎂合金、鋁合金等新材料。呼和浩特市發展高端生物制藥產業,推動生物科技產業園建設,擴大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打造世界級動物疫苗生產基地、西部地區領先的干細胞產業基地和中蒙藥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推進準格爾、大唐托電高鋁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推動鄂爾多斯市陶瓷行業提升工藝水平,打造環保陶瓷品牌。呼和浩特建成內蒙古環??萍籍a業園,建設林草種質資源庫,打造生態修復產業基地。(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科技廳、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生態環境廳、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
打造綠色農畜產業生產加工產業集群。依托伊利、蒙牛、小尾羊、蒙羊、鄂爾多斯等龍頭企業知名品牌,打造乳、肉、絨、薯、林果、蔬菜、雜糧等特色農畜產品優勢產業集群。培育一批高知名度商標和品牌。支持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將呼和浩特打造成世界乳業之都。建設鄂爾多斯國家農業科技園,鞏固羊絨產業領先地位,打造“中國絨都”品牌。(實施主體: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區農牧廳、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廳)
3.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
文化旅游業。著力打造黃河華夏文明、草原生態觀光、大漠風情體驗、特色文化旅游帶和精品旅游線路。建立旅游協同發展聯盟和聯動協調機制,建設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實行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內蒙古實施方案的通知
內政發〔2018〕55號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現將《〈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內蒙古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18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